最新动态

字画收藏乱象:赝品横行非民藏之过,实为投机者玷污文化净土

傅继英工笔人物画观音像

文/梨花 画作/傅继英

  在当代中国收藏界,“民藏”始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。当博物馆的玻璃柜里陈列着历代名家真迹时,民间收藏却常被贴上“假货横行”的标签。这种刻板印象背后,折射出的并非民间藏品的真实质量,而是一场被资本异化的收藏乱象——当投机分子裹挟着暴富心态涌入这个本应充满文化温度的领域,他们用赝品编织的谎言,正在玷污真正热爱文化的民藏群体。

  在拍卖行天价成交记录的刺激下,字画收藏早已脱离了文化传承的本真,演变为资本博弈的战场。某些媒体热衷于报道“农民挖出传世国宝”的猎奇故事,却对民间收藏家数十年如一日的学术研究视而不见。鉴定机构为收取高额费用,往往对赝品出具“真迹证书”。甚至有专家公然宣称“民间不可能有真迹”,这种傲慢的论断背后,是既得利益集团对民间收藏空间的刻意挤压。

  字画市场的乱象,本质上是资本异化的产物。某些"收藏家"以投资心态批量购入赝品,通过虚假拍卖制造价格泡沫。"鉴定专家"与造假团伙形成利益链条,用伪学术为赝品背书。更有甚者,利用社交媒体编造"捡漏"神话,诱导普通民众参与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。

  真正的民间收藏家,正以实际行动对抗这场文化浩劫。西安的张先生三十年来走遍黄土高原,收集散落民间的明清契约文书。苏州的李女士将祖传的清代仕女图捐赠给博物馆,只为让文物得到专业保护。更有无数爱好者自发组织鉴定研讨会,用显微镜分析墨色层次,以文献考证作品流传。

  这些民间收藏家或许没有豪华的展厅,却拥有最纯粹的文化信仰。他们深知,字画的价值不在于拍场上的数字,而在于笔墨间流淌的历史记忆。当投机分子忙着制造泡沫时,他们正在用放大镜解读每一处飞白,用档案馆的微缩胶片验证每一枚印章。

  字画收藏的江湖,终究是文化与资本的角力场。那些被污名化的民藏人,实则是中华文明最忠实的守护者。他们或许会被赝品的浊流暂时淹没,但历史终将证明:真正的文化价值,永远闪耀在那些不为利益所动的收藏者的目光中。当投机泡沫破灭之日,便是民藏清誉重归之时。

上一篇:办公室书房字画傅继英书法“志在千里”:骏马昂首,破界向光驰 下一篇:返回列表
社会活动

傅继英艺术馆官方网站

电话:15576650632

邮箱:longhai@fujiying.com.cn

地址: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

Copyright ©2016-2024 Powered By 傅继英艺术世界

工信部备案:湘ICP备2024060301号-1 

傅继英艺术馆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