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傅继英的弥勒佛,突然懂了:人生的欢喜,都藏在 “包容” 里
文/梨花 画作/傅继英
驻足傅继英老师的工笔弥勒佛画作前,目光便被那抹穿透画纸的笑意牵引。傅继英老师以 “铁线游丝” 般的细腻线条,勾勒出佛陀丰腴圆润的面容,眼角细纹里满是慈爱,袒露的腹部曲线夸张而传神,恰是 “大肚能容” 的生动写照。朱砂红的袈裟缀以金色勾线,在石绿背景的映衬下,既显佛法庄严,又透着俗世烟火的温暖,让人在视觉震撼中,悄然读懂包容的深意。
弥勒佛 “开口便笑” 的模样,藏着最朴素的人生智慧。傅继英老师用斑斓色彩与精准笔触,将 “笑对世间可笑之人” 的豁达具象化 —— 那不是勉强的迎合,而是历经世事沧桑后的通透。生活中,我们总为琐事纠结:同事的无心之言、家人的不经意疏忽、前路的意外坎坷,都可能成为心头的荆棘。可画作中的弥勒佛告诉我们,所谓包容,不是懦弱退让,而是像他袈裟的褶皱般,以柔软的姿态接纳世事的棱角,在容纳不完美中获得内心的安宁。
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人心生浮躁,我们总在追逐完美,却忘了人生本是不完美的集合。傅继英老师笔下的弥勒佛,以 “以线载道” 的艺术表达,传递着 “包容万物” 的禅意。包容他人的过错,是放过自己。包容生活的缺憾,是与世界和解。当我们学着像弥勒佛那般,以宽怀之心接纳得失、以微笑面对风雨,便会发现,那些曾让我们焦虑的琐事,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微澜,而真正的欢喜,早已在包容的胸怀中悄然绽放。
傅继英老师笔下的弥勒佛像不仅是艺术的呈现,更是精神的指引。它提醒我们,人生的欢喜从不在外在的追逐里,而藏在内心的包容中。愿我们都能怀揣这份通透,以大肚容世事,以笑语度流年,在包容中收获满心欢喜。
| 上一篇:茶室书房书法傅继英书法“道法自然”:顺应自然,平和中见通透 | 下一篇:返回列表 |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