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动态

柔美的力量:傅继英笔下国画观音形象对传统女性气质的重塑与升华

傅继英观世音菩萨画像

文/梨花 画作/傅继英

  在传统艺术谱系中,观音形象多以温婉顺从的女性姿态呈现,承载着男权语境下对女性 “柔美” 的单一化定义 —— 低眉顺眼的神态、纤弱无骨的身姿,将女性气质禁锢于被动、依附的审美框架。而傅继英老师以女性主义艺术视角为刃,对这一经典形象进行了解构与重塑,在笔墨间赋予观音 “柔美” 与 “力量” 的共生特质,完成了对传统女性气质的升华,为当代女性精神提供了艺术注脚。​

  傅继英老师的观音形象,打破了 “柔美即柔弱” 的刻板认知。她笔下的观音,保留了传统形象的温婉底色:流转的衣袂以柔缓线条勾勒,眉眼间带着悲悯的温润,色彩清雅而不失灵动,延续了大众对观音 “柔美” 的情感认同。但在这份柔美之下,暗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感 —— 笔锋的顿挫转折赋予衣纹筋骨,肩背的挺拔姿态挣脱了依附性的体态隐喻,眼神中褪去了被动的顺从,转而透出坚定的慈悲与主动的救赎意志。这种力量并非粗暴的刚硬,而是源于内心的笃定与担当,是 “以柔克刚” 的生命智慧,重新定义了女性气质中 “柔美” 的内涵:柔美不是软弱的外衣,而是力量的另一种表达形式。​

  从女性主义艺术批评视角审视,傅继英老师的创作本质上是对传统女性气质的 “去客体化”。传统观音形象是男性审美凝视的产物,女性气质被简化为供人观赏的 “柔美符号”;而傅继英以女性创作者的共情与觉醒,让观音成为独立的精神主体。她笔下的观音,不再是等待被仰望的神祇,而是主动践行慈悲、承载责任的行动者 —— 救苦救难的使命不再依赖 “神性加持”,而转化为女性自身的精神力量。这种重塑,剥离了传统女性气质中的依附性,赋予其自主、坚韧的内核,呼应了当代女性追求独立与自我价值的精神诉求。​

  傅继英老师用笔墨证明,女性气质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。柔美与力量并非相互割裂,而是可以共生共融的生命特质。她笔下的观音,以柔美为表,以力量为骨,既保留了女性独有的温润共情,又彰显了不逊于任何性别的担当与坚韧。这种对传统女性气质的重塑与升华,不仅丰富了观音形象的艺术内涵,更打破了长期以来对女性气质的刻板定义,为当代女性提供了审视自我、认同自我的艺术镜像,让 “柔美的力量” 成为穿越时空的精神共鸣。

上一篇:厅堂书房字画傅继英书法“德配天地”:以德为本,仁泽天地间 下一篇:返回列表
社会活动

傅继英艺术馆官方网站

电话:15576650632

邮箱:longhai@fujiying.com.cn

地址: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

Copyright ©2016-2024 Powered By 傅继英艺术世界

工信部备案:湘ICP备2024060301号-1 

傅继英艺术馆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