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画收藏:以正确之道,藏古今之韵;方能让传世之宝,显收藏之值

文/梨花 画作/傅继英
书画收藏,不仅是资产的配置,更是文化的传承。然而,许多人陷入一个误区,以为但凡“老”、“旧”之物便必然值钱,盲目追逐数量而忽视质量,最终堆满一屋,却无一珍品。真正意义上的收藏,绝非简单的囤积,而是一门深奥的学问。唯有以正确的方法、眼光和心态去收藏,你的藏品才会闪烁出应有的价值光芒。
收藏之“正确”,首在懂鉴赏。书画价值根本在于其艺术性、历史性与真伪。若不能辨别笔墨气韵、不识流派风格、不晓纸绢年代,则犹如盲人摸象,易入歧途。张大千仿石涛之作可乱真,若无慧眼,必陷泥淖。所以,藏家当潜心研读画史、熟悉名家手笔、了解题跋印鉴,甚至借助科技手段进行断代分析。唯有练就火眼金睛,方能从纷繁市场中沙里淘金,避免斥巨资购得赝品,空遗笑柄。
收藏之“正确”,重在明源流。一件书画的价值,不仅在于作品本身,还与其传递有序的来历密切相关。流传有绪、著录详实之作,其价值才有所支撑。譬如曾入清宫《石渠宝笈》或历代名收藏家鉴藏的作品,自然更受市场青睐。藏家必须仔细考究藏品源流,搜集相关著录、出版及展览记录,确保其传承清晰。来历不明之作,即便为真,价值亦会大打折扣。
收藏之“正确”,贵在构建体系。收藏并非杂乱无章的堆砌,而是基于特定主题、流派或时代的系统化构建。专精于一域,远比泛泛搜罗更有意义。或专注某朝某代,或深研某家某派,形成自己的收藏序列与特色。成体系的收藏,不仅更易深入把握相关领域知识,其整体价值也远胜于单件作品的简单相加。它见证着藏家的学识、品味与坚持,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收藏家”与“囤积者”的区别。
收藏之“正确”,贵在持恒心。它是一场马拉松,而非百米冲刺。切忌怀揣“捡漏”暴富之心,盲目追逐市场热点。应以真正热爱为起点,以文化保护为初心,耐心学习,稳步积累。时间会成为藏家最好的朋友。经年累月的鉴赏经验、逐渐完善的收藏体系,以及与藏品共同历经的岁月,都将转化为无可替代的价值。
书画收藏的价值,绝非仅以市场价格衡量,更在于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与藏家赋予的智慧眼光。以正确之法收藏,方能在纷繁喧嚣中,寻得那些值得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,从而真正实现从“藏物”到“藏珍”的升华,使收藏品拥有穿越时间的力量与价值。
上一篇:客厅办公室字画傅继英书法“德配天地”:仁义修身,崇德仰天境 | 下一篇:返回列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