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书房字画傅继英书法"行稳致远":稳行积力,志达远方

文/泾漪 画作/傅继英
“行稳致远”恰似一株历经沧桑的古松,顽强地扎根于峭壁之上。它表面静谧无声,实则以深植地下的根脉,彰显着生命最深沉的坚韧哲理。在傅继英老师的笔下,“行稳致远”不仅仅是一次墨与纸的交融,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书法的海洋中驾驭扁舟,引领观者穿越纷繁复杂的尘世喧嚣,抵达心灵深处的宁静与清澈之境。
“行稳”并非出于怯懦的退守,而是源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敬畏。老子曾言:“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”在傅继英老师的书法作品中,“稳”字犹如磐石般沉稳,笔画虽厚重却不失灵动,恰似老马踏着坚实的大地——既不追逐虚幻的幻影,也不畏惧崎岖坎坷的道路。这种“稳”,是对急功近利态度的摒弃,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清醒认识:商鞅变法以“徙木立信”为基石,奠定秦国百年基业。王羲之临池学书三十载,终成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皆因深谙“欲速则不达”的至理名言。
“致远”蕴含着在稳健中积聚突破困境的内在力量。傅继英老师巧妙运用飞白技法,对“远”字的末笔进行处理,使其如留白之处隐约显露出曲折的山路,巧妙地暗示了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正如司马迁遭受宫刑而撰写《史记》,范仲淹秉持“先忧后乐”的情怀,终成流传千古的名臣,真正的远见者深知:每一次面对危机时的沉着应对,都是在为成功储备能量。每一步稳健扎实的步伐,都是在为未来的辉煌奠定基石。
傅继英老师在创作“行稳致远”时,主要采用中锋用笔技巧,墨色由浓郁渐变至淡雅,自然流畅,既展现了碑刻艺术的沉甸甸质感,又不失帖学的灵动韵致。这种技巧的运用,恰到好处地映射了“稳”与“远”之间的辩证联系:中锋笔法犹如人生正途,尽管需要更多心力去维系,却能规避侧锋的轻佻与浮躁。而墨色的微妙变化,则寓意着在稳健前行中,仍需保持进取的弹性和灵活性。
傅继英老师书法作品“行稳致远”适宜悬挂于以下三类场所:企业会议室,旨在提醒团队铭记“根基不稳,楼阁难立”的道理。书房案头,助力学者摒弃浮躁之心,在“板凳要坐十年冷”的坚守中汲取真知。长者居所,画作所散发的沉稳气韵与长者岁月沉淀的智慧相映成趣,宛如一坛陈年佳酿,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醇厚。
当傅继英老师的“行稳致远”悬挂于墙面之上,它便化身为一面明镜:映照出商海中的惊涛骇浪,显现那些以质量为坚实锚点的企业如何实现基业长青。折射出学术殿堂的孤灯下,学者们如何凭借十年磨一剑的定力,推动文明的进步。它更警示着每一个匆忙行走的现代人——人生并无捷径可走,唯有以稳健的步伐积累每一步,方能在岁月的长河中,抵达梦想的彼岸。这或许正是书法艺术的至高魅力所在:它不仅是视觉的盛宴,更是心灵的归宿。
上一篇:禅意与艺术的交融:傅继英国画观音像的收藏魅力 | 下一篇:返回列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