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画收藏:你以为的收藏品,或许只是潜力股

文/桦拾 画作/傅继英
在书画收藏界,众多藏家怀抱对艺术的炽热激情与对财富的渴望,满怀喜悦地将一幅幅书画佳品纳入怀中,坚信自己的珍藏已经跻身于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行列。然而,残酷的现实却宛如一盆冷水,无情地浇醒了这些美好的幻想——那些自诩为收藏品的藏品,实际上只是具备了成为收藏品的可能性。
书画收藏,远非单纯的买卖交易那么简单。它更像是一场蕴含着无尽未知与变数的漫长旅程,每一件藏品都如同一位潜藏的“潜力股”,等待着被发现。当我们漫步于画廊、拍卖会或民间,发现一幅令我们心动的书画时,往往为其表面的艺术魅力所折服,或是因为作者的名气而趋之若鹜,进而匆忙将其纳入收藏之列。然而,在这一刻,我们眼中的“收藏品”,或许仅仅是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品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。
一幅书画作品要想晋升为真正的收藏珍品,必须接受时间的严格考验。时间,如同艺术价值的催化剂,能够使卓越之作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显现其光彩。那些流传千年的书画瑰宝,无一不是在岁月的荡涤中,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欣赏、研究、传承,才最终确立了其无可争议的收藏地位。然而,我们手中的藏品,或许刚刚问世不久,或虽有年份,却尚未获得广泛的认知与肯定,其艺术价值仍需深入挖掘与时间的进一步验证。
在考量艺术品价值的过程中,时间之外,市场的认可同样至关重要。书画市场的风向变化无常,其波动受到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。今日备受推崇的艺术家,明日或许便会被新兴潮流所淹没;某一风格的作品可能在特定时期独领风骚,然而不久之后又可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。我们的藏品是否能够适应市场的变迁,赢得藏家、投资者以及艺术评论家的青睐,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。
书画作品的保存状况,是决定其能否晋升为真正收藏品的关键因素。一幅原本蕴含深厚艺术价值的书画,一旦因保存不当而遭受褪色、破损等损害,其价值便会大幅缩水。即便我们幸运地获得了一幅具有巨大潜力的作品,倘若无法为其营造适宜的保存环境,进行细致入微的呵护,那么它很可能永远无法跻身收藏品的行列。
书画收藏,是一场融合风险与机遇的冒险之旅。我们不应仅凭一时的心动或冲动,草率地将所购之物视为珍贵的收藏品。相反,我们应当秉持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视角来对待收藏,持续地学习、深入地研究,以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力。同时,我们还需用心呵护每一件藏品,耐心等待它们在时间的磨砺与市场的严格检验中,逐渐蜕变为具备极高艺术价值和收藏意义的珍品。
上一篇:书画收藏搞砸了,别怨天尤人,就怪自己 | 下一篇:返回列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