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书画别心急,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起步,再慢慢升级

文/梨花 画作/傅继英
收藏书画犹如攀登崇山峻岭,对于初涉此道的收藏者而言,若行囊中塞满了超出其负荷的“名家真迹”,则不仅难以欣赏到途中的优美风光,更有可能迷失在纷繁复杂的收藏之道上。真正的收藏智慧,应在于根据自身能力循序渐进,奠定坚实基础,并在逐步提升中修成正果。
初涉收藏领域者最忌心态浮躁,眼高手低。部分人将艺术品收藏视为一条迅速致富的捷径,不惜贷款购入天价作品,却未曾意识到艺术品市场犹如暗流涌动的海洋。明代书画鉴藏家曾有这样的感慨:“鉴藏之道,首观财力,次论眼力。”建议以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为上限,利用闲置资金构建初始收藏序列,如此方能在市场波动中保持一份从容与冷静。
知识储备犹如登山者的手杖。北宋米芾“三十年间收藏书画,无一真迹”的尴尬,正是源于早年急于求成而忽视了深入研习。通过阅读《历代名画记》来感受笔墨神韵,走进博物馆体验纸质变迁,参与书画修复工作坊了解装裱奥秘,这些知识的积累终将成为辨别真伪的关键。张伯驹在收藏《平复帖》之前,已在书画界沉浸了二十余年。
市场观察则如同绘制一幅精确的地图。从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探索性作品入手,关注地方美术展中的潜力股,参与文房雅集以观察藏家的风向。随着眼力的不断提升,逐步将明清书画、近现代名家小品纳入收藏视野。明代收藏家项元汴正是从乡邑画家作品起步,最终构建起“天籁阁”这一传奇收藏。
收藏书画犹如呵护古木,需历经半个世纪的磨砺方能成熟。与其在起初追求表面的繁华,不如在自身的实力范围内精耕细作。随着时光的流逝,最初的习作册页逐渐演变为珍贵的文化标本,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也终将登上艺术史的辉煌舞台。那些在能力范围内精心培育的收藏,必将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。
上一篇:傅继英书法“禅茶一味”:于茶香禅意间寻心灵净土 | 下一篇:返回列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