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动态

傅继英书法中的"金戈铁马":墨韵里的铁血精神图腾

傅继英书法中的"金戈铁马":墨韵里的铁血精神图腾

文/景逸 画作/傅继英

  在傅继英老师的艺术世界里,"金戈铁马"四字犹如经过烈火锻造的锋利刀刃,径直刺破宣纸的纤维,于墨迹的晕染之间,巧妙地勾勒出中华民族深厚的尚武精神。这位出身将门的书法大家,以笔触为剑锋,以墨汁为坐骑,借助书法艺术重塑了冷兵器时代的壮阔景象。观者在笔锋游走、龙蛇盘旋的轨迹中,仿佛能触摸到穿越千年的英雄血脉,感受那份历史的澎湃。

  傅继英老师笔下的“戈”字犹如霹雳瞬间炸裂,其横折之处犹如金石撞击,铿锵有力;撇捺之间,寒光四射,锋芒毕露。她巧妙地将“金”字的撇画塑造成断戟残刃的形态,使得墨迹在干湿转换之间,散发出金属般的冷冽光泽。这种对笔锋的精细掌控,宛若古代铸剑师在剑脊上精心雕刻的星纹,既是对武器之美的深情礼赞,亦是对暴力之美的诗意解构。

  "铁马"这两个字蕴含着强烈的动态视觉冲击力。"铁"字的右半部竖画犹如利箭穿日,笔力遒劲,仿佛穿透纸背;而"马"字的四点水幻化成飘逸的鬃毛,其四蹄翻腾,风驰电掣之态跃然纸上。这种动静结合的笔触,巧妙地体现了《孙子兵法》中"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"的战术理念,既让观者感受到战场上的血雨腥风,又体会到指挥若定的沉着冷静。

  在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勒石燕然之地,岳飞“壮志饥餐胡虏肉”的仰天长啸中,文天祥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慷慨赴死之际,“金戈铁马”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。傅继英的书法艺术,巧妙地将这种集体记忆转化为触目惊心的视觉符号:笔锋转折处的顿挫有力,宛如激昂的战鼓声;墨色由浓至淡的渐变,恰似战场上扬起的尘土。

  她汲取了汉代碑刻的雄浑气度与魏晋残纸的率真意趣,在“戈”字的斜钩处巧妙留白,宛如古代武士卸甲后留在战袍上的刀痕;在“马”字的最后一笔上刻意加重,犹如战马冲锋时激起的烟尘。这种穿越时空的笔法,使得书法超越了单纯的文字书写,成为承载民族记忆的生动文物。

  傅继英老师笔下的“金戈铁马”,并非对暴力的盲目颂扬,而是对生命力量的深情致敬。当我们凝视那些遒劲有力的笔触,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墨痕的温润,更是文明传承的脉动。在这样一个亟需精神滋养的时代,这四个字宛如一道撕裂夜幕的闪电,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英雄主义情怀,激励着每一个灵魂在各自的战场上,以笔为戈,书写出永不褪色的生命篇章。

上一篇:傅继英工笔弥勒佛的“开怀”哲学:从线条到色彩的吉祥密码 下一篇:返回列表
社会活动

傅继英艺术馆官方网站

电话:15576650632

邮箱:longhai@fujiying.com.cn

地址: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

Copyright ©2016-2024 Powered By 傅继英艺术世界

工信部备案:湘ICP备2024060301号-1 

傅继英艺术馆二维码